风格装修资讯网

当前位置:主页 >> 装饰资讯

黄江新房装修舒适黄江破解村域发展难题建设

发布时间:2024年09月10日    点击:[4]人次

经过近年来对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攻坚,黄江城乡环境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,一幅幅乡村和美宜居的画卷,正从想象照进现实。

随着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方案加快推进,黄江各村(社区)正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,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,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,持续破解村域发展难题,建设集体经济发达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力争全年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突破44亿元

夜幕降临,霓虹闪烁,欢声笑语打破了乡村的宁静,以往单调的乡村夜晚变得热闹非凡。自从黄江兴起“夜经济”,饮茶、喝咖啡、吃烧烤等成为各村居民夜生活的新范式。

近年来,黄江镇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发展路径,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创新思路点亮夜间经济,抓住露营热潮发展契机,采取租赁经营等方式发展集体物业,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,也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。

在板湖村,晚上逛特色步行街中间街已成当地居民的热门选择。中间街所在的板湖街区即同兴街路段,贯通接连板湖一至六街,周边有较多优质企业,临近中泰峰境、富康花园等多个住宅区。为打造特色步行街,点亮夜间经济,板湖村在街道与街道之间的区域重新整合了街区内的流动商贩,设置特色集装箱商铺,有效解决了从前流动摊位脏乱差的现象,规范了街道管理。

黄江镇玉堂围村位于镇中心地带,拥有七个小区,辐射多个商圈。为抓住露营热潮发展契机,玉堂围则盘活村内一处现有的1.8万平方米闲置土地,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、功能多元、尊重生态、保护文化的综合性公园系统,植入露营元素打造多功能叠加的公共空间,丰富村民夜间生活,同时把“文化+商业”融入公园当中,与周边设施配套构成了舒适、优质的社区生活圈。

在黄牛埔广场上,还有一只黄牛造型的雕像栩栩如生。“这一雕塑既是黄牛埔的地标,又是景区商业文化的代表,通过打造多元的文化场景,未来我们将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加多元丰富的消费选择,增强客家文化消费吸引力。”黄牛埔村相关工作人员说。

近年来,黄牛埔村紧抓黄江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奖补方案的东风,以黄牛埔广场为核心连片改造36间特色商铺,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,进一步补牢产业发展基础,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,实现集体经济创收约150万元。

今年,黄江还投入4800万元奖补资金,撬动乡村1.2亿元建设资金,力促长龙、鸡啼岗、刁朗、黄江等村8个乡村项目落地建设;为合路综合服务中心、星光产业园、星光商业大厦等项目争取到用地指标23.54亩,其中星光村项目建成后助推村集体收入提升近1倍。同时,黄江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助力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东莞市六盛农产品有限公司,以及市级家庭农场肥就家庭农场做大做强。

未来,黄江将继续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基础,完善土地整备、物业统筹、租税联动等利益共享机制,继续壮大集体物业经济,引导有条件的村组集体参与土地厂房盘活、“工改工”、市镇重点项目投资,推动集体资产利用多元化,力争全年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突破44亿元。

美丽环境赋予乡村振兴新活力

乡村道路干净平坦,房前屋后也宽敞整洁,特色墙绘亮眼吸睛……近年来,黄江镇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,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,加快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,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,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
“以前‘脏乱差’的荔枝园变成社区公园,村里的人居环境也越变越好,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种点菜、养点花,住起来更舒服了。”提起人居环境的改变,胜前岗村村民叶先生打开了话匣子。

近年来,胜前岗村以乡村振兴项目为抓手,大力改造升级人居环境,同时围绕“家院美、家风美、乡风美”目标,家家户户因地制宜参与“美丽家园”建设,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被授予东莞市“美丽家园”示范村(社区)称号。

既有街边小景、历史墙绘、古榕旧围、乡愁乡韵,也有老年广场、村史馆、足球场、篮球场……走进北岸社区,多个乡村振兴项目各点串联成线,聚集了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新场景。

“和两年前相比,环境变化实在很大。”近年来,北岸社区立足现有基础,保留乡村特色风貌,以村垃圾处理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,围绕区域文化亮点,打造了一批有特色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乡村振兴项目,让不少村民对社区的变化赞不绝口。

以老年康养小广场为例,该项目以社区一株老榕树为载体,打造了一个以老年社交为主,同时兼顾儿童娱乐的社区小广场,满足了各年龄层居民的使用需求。而在社区小广场的斜对面,还新建了北岸社区村史馆。小广场兼顾儿童娱乐场所,满足各年龄层居民的使用需求;村史馆则通过展示村史发展脉络,突出社区文化。

围绕顶头围地段,通过路面硬底化、排水改造、明沟改暗渠、铺装大理石、外墙粉刷涂鸦、绿化景观改造、三线整治等,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……在鸡啼岗村,旧围“大变脸”也得到周围村民的连连称赞。

过往,在鸡啼岗村顶头围街,该区域由于前期缺乏规划和管理,不仅环境较差、土地不平整、杂草丛生,还存在滋生蚊虫等问题。随处可见弃置的家具和废品垃圾,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到下雨天就有积水,让不少路过的村民“满脚泥泞”。

2022年以来,鸡啼岗村持续推进特色精品美丽乡村建设,结合村居人文环境,投入2627万元在村头、巷口、广场、公园打造了一系列惠民工程项目,包括休闲公园,进行升级改造村广场景观,改造提升鸡啼岗路,打通环城南路与顶头围街交界处闲置地块,打造成为农田公园等,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乡村振兴“宜居”才能“宜业”。“脏乱差”的荔枝园变身社区公园、闲置绿地变成街头公园;公园地面标识清晰悦目、儿童乐园升级改造;森林公园绿道环保公厕全部完成安装……通过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路径,黄江不断提升城市品质,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赋予乡村振兴新的活力,让“颜值”“气质”双提升。

树立全镇“百千万工程”示范标杆

沿公常路驶入北岸社区,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敞的柏油路,村道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,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齐,秩序井然的沿街商铺中透露着富足的气息,呈现出一幅善治善为、秀丽宜居的美丽画卷。

今年以来,黄江镇坚持把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推动黄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来抓实抓好,系统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效。日前召开的黄江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,更是提出要树立全镇“百千万工程”示范标杆,选定北岸社区作为“创先”典型村,选定星光村作为“消薄”典型村,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。

北岸社区位于黄江镇中部,该社区经济实力较强,今年上半年社区集体资产为44805万元,在全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排名第1。同时,北岸社区于2021年申请了乡村振兴奖补项目,打造了一批有特色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乡村振兴项目,社区人居环境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。

在北岸社区居民密集片区唐贝,新建成的休闲运动场旁,一大片荔枝林承载了人们的乡愁情思。其中,更有多株百年荔枝树,是社区悠久历史的见证者。

“社区将继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,加快启动北岸社区绿美示范村建设。”黄江镇北岸社区党委书记刘升强介绍,北岸社区拟盘活闲置资源,规划打造一个近20000平方米的具有岭南特色的荔枝休闲公园,打造了“开窗有景,出门见绿”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,进一步将北岸社区打造成“整洁、有序、文明、有爱”的现代化社区。

同时,北岸社区拟利用社区集体持有的一块总面积约50亩的土地,用于建设产业项目,总投资约2亿元,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,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,进一步提升社区集体经济实力,全力打造黄江“百千万工程”“创先”典型村。

走进黄江镇星光村星光水库休闲公园,绿道沿岸穿行,湖面波光粼粼。星光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,位于黄江镇南部与深圳市光明区交界处。星光村作为市重点帮扶村,经济较薄弱,2022年年底星光村每股分红仅300元,在全镇社区(村)中排名倒数。

随着莞深融合的不断深入,这个原来位置偏僻的小村落,摇身一变成为与深圳对接来往的前沿阵地。

近年来,星光村积极推进乡村建设项目,升级改造星光水库休闲公园,完成星光体育休闲公园升级改造工程、星光文化活动中心建筑加建及室内装修工程、星光三队居民道路提升工程建设。同时,星光村打出“村改+人居环境整治”组合拳,在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,重点开展集体旧物业改造和全村道路升级改造等工作。今年以来,星光村经营性纯收入增长58%,远超市定6%的考核目标。

作为“消薄”典型村,未来,星光村将继续对村内道路进行提升,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。同时,申请市重点帮扶资金600万元、镇配套资金600万元、水库移民资金1800万元,开展星光商业大厦产业振兴项目,该项目建成后,可每年为星光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350万元。

【撰文】蔡子航 韦基礼

【通讯员】摄影 李鄂

【作者】 蔡子航;韦基礼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船舶物资与市场投稿

才智官网

销售与管理杂志

中国科技纵横官网